国家加快个人诚信记录建设:红黑名单除老赖外还增加啥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  国家加快了个人诚信记录建设的节奏。

  在历经5个多月的征求意见后,,近日在信用中国网站正式全文对外发布。

 记者梳理发现,相比今年5月23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,《意见》明确指出只有各省级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标准,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中“地方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标准”的表述。

 “大量失信者除了民事领域传统的老赖之外,还应包括不守合同的,不守约定的,还有不守乡规民约的,不守法的。”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“红黑名单下一步还应包括司法机关、行政机关、立法机关及个人,以法谋私、以权谋私是最大的失信,执法如山是最大的诚信。”

杜兆勇表示,政府守法是建立诚信社会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,诚信政府、善治政府是靠公民给政府打分建立起来的,这个问题一定不能本末倒置。

 “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,各系统、各行业应有红黑名单统一认定标准,既要切合实际,建设诚信中国的信用机制,又要避免矫枉过正,审慎认定。”11月9日,北京中本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峤巍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
信用红黑名单

,完善守法诚信褒奖和违法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。

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,也称为“红名单”和“黑名单”。《意见》旨在建立健全红黑名单管理,规范各领域红黑名单的认定、奖惩、修复和退出,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,有力有序、规范透明地推进联合奖惩,全面提升我国社会诚信水平。

根据《意见》,各领域的红黑名单认定原则上实行全国统一标准。何峤巍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建立一个国家级共用的统一标准的信用评价体系,最大的好处是弥补档案管理的不足,对社会主体有制约、对个人的行为有制约,起到监督、规范的作用。

 除了建立全国统一标准外,根据《意见》,各省级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标准,经上级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。“如果及时建立健全红黑名单,各社会各主体从事社会活动中可以及时查询使用,对列入黑名单的应全员对其约束和惩戒;对列入红名单的应建立绿色畅行通道,鼓励诚信,降低诚信企业及个人的市场交易成本。”何峤巍称,市场机构也要及时向红黑名单认定部门反馈红黑名单奖惩信息,共同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。

 “红黑名单的认定应依法依程序,列入名单要及时,移出名单要公示。”何峤巍说,把企业和个人的“好坏”信息均应及时收集上传全国征信系统,让人人注重自己的诚信信息,让企业对违法失信有敬畏之心。

据记者了解,目前,国家层面签署了26个关于信用方面的《备忘录》,其中3个是激励性质的,23个涉及惩戒。在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中,16个重点领域和14类重点职业人群被“格外关注”,其中包括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师、消防安全领域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及从事金融服务的金融从业人员等。

积极探索

各地正在探索建立红黑名单制,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。

 值得肯定的是,与企业层面不同,多省开始探索建立针对公务员系统的诚信档案。记者梳理发现,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省发布的方案聚焦在将全省各级政府、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履职中,因违法违规、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、行政处罚、纪律处分、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。此外,福建、辽宁等地也在今年提出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。

在何峤巍看来,建立信用红黑名单是大势所趋。她表示,大力推进个人和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,建设和应用信用红黑名单,是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的必然要求。

“建立一个国家级共用的统一标准的信用评价体系,以往各行业、各系统各自为政,信用信息互相不公开、不共用的壁垒必须打破,征信信息必须共享共用,此前,,仅银行、民航、铁路、工商等少数部门对失信人员能够查询到,但这是远远不够的。”何峤巍称。

何峤巍分析,信用记录应全覆盖,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区,各地方、各部委的信用信息应全部联网汇集到全国征信网络,达到网站全联通,让失信黑名单切实起到制约的作用,让全员监督,让失信人员及企业的黑名单无处可藏,对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当然有促进作用。

 “要加强信用管理,必须加快信用记录全联网建设,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,定期推送给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。信息上传要及时,更新要及时,认定须公示。”何峤巍称,再好的制度也需要贯彻执行,再好的体系也需要及时完善更新,认定部门应严格履行考核义务,规范各领域红黑名单的认定、奖惩、修复和退出。


来源:华夏时报



信用观察社

弘扬诚信文化,凝聚社会精英;

筑建信用平台,实现财智人生。

信用观察社是由南方信用网(广东省信用研究会)重点推出,致力于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氛围,为推动企业加强信用管理、改善信用状态,从而达到净化市场,降低交易成本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的信息平台。


官方网站:www.creditgd.org

联系地址:广州市越秀北路222号

办公电话:020-83642955

官方QQ号:3155227510

官方邮箱:creditgd@126.com

官方微博:http://weibo.com/gdscs


关注微信公众平台

   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,请长按下面二维码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。

        
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